《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查古籍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火照散(即神灯照法,《正宗》)
朱砂 血竭 没药(各三钱) 麝香(五分) 明雄(三钱)
共为细末,用绵纸条长寸许,每条裹药三分,真麻油浸点,自外而内,周遭照之,疮毒随药气解散,自不内侵脏腑。初用三条,渐加至五七条,疮势渐平,又渐减之。熏罢随上红升丹,粘贴膏药。若肿势漫延周遭,用药敷之,如再熏,须洗去末药。其贴膏药处,药油可不必洗。
熏发背对口神方(盛旦明)此二种疮,初起先用丝瓜叶,煎水洗之;如无,热水洗之。后用儿茶、血竭、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一钱,研匀。卷入草纸内成条,浸在麻油内浸透,点着照疮头熏之。一点露水相似,其毒自散。如知觉迟,已肿不可当,亦要熏过,最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