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申斗垣曰∶口疳,是湿热在于胃口。盖口乃脾之窍,若不早治,恐蚀其口、唇、腮、颊,则凶。(《启玄》)
奎光曰∶糜疳,令人满口糜烂,与小儿口疳同治。
又曰∶口疳宜用丝绵搅洗,忌用布。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申斗垣曰∶口疳,是湿热在于胃口。盖口乃脾之窍,若不早治,恐蚀其口、唇、腮、颊,则凶。(《启玄》)
奎光曰∶糜疳,令人满口糜烂,与小儿口疳同治。
又曰∶口疳宜用丝绵搅洗,忌用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