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石疽(图缺)
冯鲁瞻曰∶耳下石疽者,不脓不疼是也。大宜养肝血,滋肾水,温补可化。如少年脉实者,少佐以清肝,然不可轻用行气破血之药。(《锦囊》)
汪省之曰∶石疽多生耳项。(《理例》)
窦汉卿曰∶石疽与石痈同,惟石疽深寒客于经络,血气结聚不散,隐于皮内,坚肿按之如石;此毒若连颈项之节,内先腐烂,方出皮肤。如脓出颈项者即死。初起宜艾火灸三四十壮,发于额面者,不可灸也。
又曰∶商陆捣敷石疽最效。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石疽(图缺)
冯鲁瞻曰∶耳下石疽者,不脓不疼是也。大宜养肝血,滋肾水,温补可化。如少年脉实者,少佐以清肝,然不可轻用行气破血之药。(《锦囊》)
汪省之曰∶石疽多生耳项。(《理例》)
窦汉卿曰∶石疽与石痈同,惟石疽深寒客于经络,血气结聚不散,隐于皮内,坚肿按之如石;此毒若连颈项之节,内先腐烂,方出皮肤。如脓出颈项者即死。初起宜艾火灸三四十壮,发于额面者,不可灸也。
又曰∶商陆捣敷石疽最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