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纲目拾遗》 干冬菜

    作者: 赵学敏

    陈冬菜卤陈芥菜卤粪金子

    冬菜乃白菜。杭俗小雪前后,居人率市白菜,以盐腌之作齑,藏为御冬及春时所食,名曰冬菜。颇利膈下气,其卤汁煮豆及豆腐食,能清火益肺,诚食中佳品也。至春分后,天渐暖,菜亦渐变黑色,味苦不堪食,以之晒作干,饭锅上蒸黑,再晒再蒸,如此数次,乃曝之极燥,贮缶器中,可久藏不坏,名曰霉干菜,即干冬菜也。年久者,出之颇香烈开胃,噤口痢及产褥,以之下粥,大有补益;盖白菜本能和中下气,利三焦,通二便,含土德之精,有生金之用;干之则苦,返其初而从母化也;久蒸久晒,则味反甘,全其德,故有中和之运,功与参耆等。惜乎世多忽而不知,余故特为表之。濒湖纲目菘下无干菜之用,殊为缺略。近日笕桥人所市者,乃萝卜英所干,与芥菜干蒸晒成者,皆不入药。须人家冬白菜腌作,蒸晒年久者为佳。群芳谱∶有造黑腌齑法∶用白菜如法腌透,取出,挂于桁上,晒极干,上甑蒸熟,再晒干收之,极耐久藏,夏月以此齑和肉炒,可以久留不臭,即今干冬菜也。

    开胃下气,益血生津,补虚劳,已痰嗽。年久者泡汤饮,治声音不出;和酒捣烂,涂汤火伤白火丹黄氏传方∶此症形如水胀,肢体俱肿,皮肤色白,饱胀不食,畏见灯火,用冬菜勿落水,阴干,陈三年者可用,愈陈愈妙,煎汤洗浴,并煎服之,立消如神。

更多中医书籍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