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演山〕肿胀二证,此由虚中有积,久患失治,日渐传变,证候多喘,随轻重、察盛衰、审表里以主治,先固其本,后正其标,斯无恙矣。〔钱〕肿病,肾热传于膀胱,热盛逆于脾胃,脾虚而不能制肾水,反克脾土,脾随水行,脾主四肢,故流走而身面皆肿也。若加喘者重也,何以然?肾水胜而克退脾土,反胜心火,心又胜肺,肺为心克,故喘。或问曰,心刑肺,肺本见虚,令何喘实?曰此有二,一者肺大喘,此五脏逆。二者肾水气上行,傍侵于肺,故令大喘,此皆难治。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演山〕肿胀二证,此由虚中有积,久患失治,日渐传变,证候多喘,随轻重、察盛衰、审表里以主治,先固其本,后正其标,斯无恙矣。〔钱〕肿病,肾热传于膀胱,热盛逆于脾胃,脾虚而不能制肾水,反克脾土,脾随水行,脾主四肢,故流走而身面皆肿也。若加喘者重也,何以然?肾水胜而克退脾土,反胜心火,心又胜肺,肺为心克,故喘。或问曰,心刑肺,肺本见虚,令何喘实?曰此有二,一者肺大喘,此五脏逆。二者肾水气上行,傍侵于肺,故令大喘,此皆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