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张涣〕乌梅丹治小儿发寒疟甚者。
乌梅肉(一两,炒干) 母丁香 干漆(微炒) 当归 桂心(各半两。以上捣罗为粗散,吹入) 麝香(二钱半,细研)
上件拌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粥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全生指迷》旋复花丸
旋复花 桂心 枳实(麸炒) 人参(各五分) 干姜 芍药 白术(各六分) 茯苓 野狼毒 乌头(炮,去皮) 矾石(火 一伏时。各八分) 细辛(去苗) 大黄(湿纸裹,煨) 黄芩 葶苈(炒)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 吴茱萸(炒) 芫花(炒) 橘皮(洗。各四分) 甘遂(三分,炒)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三丸,未知加至七丸,小儿黄米大二丸。
半硫丸
半夏(汤洗七次,三两) 硫黄(二两,研飞)
上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不拘时候,小儿黍米大、三五丸。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张涣〕乌梅丹治小儿发寒疟甚者。
乌梅肉(一两,炒干) 母丁香 干漆(微炒) 当归 桂心(各半两。以上捣罗为粗散,吹入) 麝香(二钱半,细研)
上件拌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粥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全生指迷》旋复花丸
旋复花 桂心 枳实(麸炒) 人参(各五分) 干姜 芍药 白术(各六分) 茯苓 野狼毒 乌头(炮,去皮) 矾石(火 一伏时。各八分) 细辛(去苗) 大黄(湿纸裹,煨) 黄芩 葶苈(炒)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 吴茱萸(炒) 芫花(炒) 橘皮(洗。各四分) 甘遂(三分,炒)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三丸,未知加至七丸,小儿黄米大二丸。
半硫丸
半夏(汤洗七次,三两) 硫黄(二两,研飞)
上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不拘时候,小儿黍米大、三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