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之,起阴气,可化为丹。一名石珠,一名青珠。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杀锡毒,得水银良,畏乌鸡骨。)
此即《蜀都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黄环乃是草,苟取名类,而种族为乖。琅 也是昆山上树名,又《九真经》中太丹名也。此石今亦无用,唯以治手足逆胪耳。化丹之事,未的见其术。(《新修》六六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三二页)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之,起阴气,可化为丹。一名石珠,一名青珠。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杀锡毒,得水银良,畏乌鸡骨。)
此即《蜀都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黄环乃是草,苟取名类,而种族为乖。琅 也是昆山上树名,又《九真经》中太丹名也。此石今亦无用,唯以治手足逆胪耳。化丹之事,未的见其术。(《新修》六六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三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