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经集注》 榆皮

    作者: 陶弘景

    味甘,平,无毒。主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肠胃邪热气,消肿,性滑利。

    久服轻身,不饥,其实尤良。治小儿头疮 。华∶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一名零榆。生 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八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湿则伤人。

    此即今榆树尔,剥取皮,刮除上赤皮,亦可临时用之。性至滑利,初生叶,人以作糜羹辈,令人睡眠。嵇公所谓∶“榆,令人眠也”。断谷乃屑其皮,并檀皮服之,即所谓不饥者也。

    (《新修》一一四页,《大观》卷十二,《政和》二九八页)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