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疹证多嗽,此顿出顿入之势也。但有疹毒须假嗽多而散,故疹后旬日之内尚宜有嗽,切不可见嗽多而治嗽也,宜慎之。
疹证属肺与脾胃,肺受火邪则嗽多,嗽多则顿出头面并及四支。大肠受火邪,则上连脾胃而为泄泻,若早泻则嗽必减而变为喘,盖喘嗽二者皆属于肺。然嗽实喘虚,(德按∶亦有因毒邪外闭肺胀而喘者)得嗽者出,得喘者入,入则合眼多痰,胸满腹胀,色白而毒不尽出,证则危矣。此疹之宜嗽不宜喘,而最不宜于泄泻也。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凡疹证多嗽,此顿出顿入之势也。但有疹毒须假嗽多而散,故疹后旬日之内尚宜有嗽,切不可见嗽多而治嗽也,宜慎之。
疹证属肺与脾胃,肺受火邪则嗽多,嗽多则顿出头面并及四支。大肠受火邪,则上连脾胃而为泄泻,若早泻则嗽必减而变为喘,盖喘嗽二者皆属于肺。然嗽实喘虚,(德按∶亦有因毒邪外闭肺胀而喘者)得嗽者出,得喘者入,入则合眼多痰,胸满腹胀,色白而毒不尽出,证则危矣。此疹之宜嗽不宜喘,而最不宜于泄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