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
①出《中藏经》卷三。五丁之一,发于右鼻下,初如粟米,根赤头白,麻木或痛痒,使人憎寒头重。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②出《外科启玄》卷二。肺疔之又名。治宜清肺解毒,方用泻白散加减。参见肺疔条。
《针灸甲乙经》(公元282 年)晋.皇甫谧(士安)撰。十二卷。论述生理、病理、诊断、经络、俞穴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
病名。
①出《中藏经》卷三。五丁之一,发于右鼻下,初如粟米,根赤头白,麻木或痛痒,使人憎寒头重。治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②出《外科启玄》卷二。肺疔之又名。治宜清肺解毒,方用泻白散加减。参见肺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