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词典》a~b 半身不遂

    证名。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中风病常见症之一。又名偏枯、偏风。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类证治裁·中风》:“半身不遂,因气血不至,故痛痒不知。经曰:营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常伴见口眼斜,语言謇涩,或卒然昏倒。亦有先觉手足麻木,逐渐形成者。治宜养血祛风、温经通络、益气活血、补肾益精等法,选用大秦艽汤、大活络丹、小活络丹、补阳还五汤、八珍汤、地黄饮子等方。并宜配合针灸疗法。常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高鼓峰
  •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作者:
    吴谦
  • 作者:
    日本、丹波康赖
  • 作者:
    叶桂述 吴金寿校
  • 作者:
    王泰林
  • 作者:
    王清源
  • 作者:
    吴昆
  • 作者:
    费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