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卷上。又名胞衣不出、息胞、息胎、胎衣不出、胎衣不下、儿衣不出、胞胀不下。指胎儿娩出后半小时,胎盘尚未排出者。多因妇人素体虚弱,或产程过长,用力过度,以致气虚而宫体收缩不良,胞衣不出;或因胎儿娩出,有瘀血阻滞胞脉;或临产和产时感受寒邪,气血凝滞而致胞衣不下。气虚者胞衣不下,少腹微胀,下腹有块,按之不痛、不坚,阴道血量多而色淡,头晕心悸,气短神疲,治宜补气养血,方用人参养营汤;若血瘀胞衣不下,症见小腹剧痛,坚硬有块,出血量少色黯,治宜养血逐瘀,方用生化汤合益母膏;寒凝胞衣不下者,小腹冷痛拒按,有硬块,阴道流血量少,色黯红,面色苍白,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用黑神散加牛膝、川芎、益母草、黄酒治之。同时可结合针灸合谷、三阴交等穴或手术处理。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卷上。又名胞衣不出、息胞、息胎、胎衣不出、胎衣不下、儿衣不出、胞胀不下。指胎儿娩出后半小时,胎盘尚未排出者。多因妇人素体虚弱,或产程过长,用力过度,以致气虚而宫体收缩不良,胞衣不出;或因胎儿娩出,有瘀血阻滞胞脉;或临产和产时感受寒邪,气血凝滞而致胞衣不下。气虚者胞衣不下,少腹微胀,下腹有块,按之不痛、不坚,阴道血量多而色淡,头晕心悸,气短神疲,治宜补气养血,方用人参养营汤;若血瘀胞衣不下,症见小腹剧痛,坚硬有块,出血量少色黯,治宜养血逐瘀,方用生化汤合益母膏;寒凝胞衣不下者,小腹冷痛拒按,有硬块,阴道流血量少,色黯红,面色苍白,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方用黑神散加牛膝、川芎、益母草、黄酒治之。同时可结合针灸合谷、三阴交等穴或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