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药学著作。三十二卷。清·刘若金撰。刊于1700年。作者依《本草纲目》的分类次序,编集691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30部。精选每种药的传统论述并各家学说,尤其重视用阴阳升降的理论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解释药性,而且注重前人临床实践的总结,在历代本草理论著作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文字简练,且多骈语,读之朗朗上口,颇益后学。现存多种清刻本和石印本。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药学著作。三十二卷。清·刘若金撰。刊于1700年。作者依《本草纲目》的分类次序,编集691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30部。精选每种药的传统论述并各家学说,尤其重视用阴阳升降的理论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解释药性,而且注重前人临床实践的总结,在历代本草理论著作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文字简练,且多骈语,读之朗朗上口,颇益后学。现存多种清刻本和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