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名。大便下脓血。见《素问·脉要精微论》。又称泄脓血、圊脓血、清脓血。为痢疾证候之一。有实热虚寒之分。实热者兼见口渴、脉数,治宜清热、调气、和营、用白头翁汤、香连丸、洁古芍药汤等方。日久不愈,滑脱不禁者,多属虚寒,治宜温中固脱,用桃花汤,真人养脏汤等方。参见痢疾脓血痢条。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公元 588 年)刘宋,雷斅着。三卷。是论述药物加工制作的专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中,近人有辑本。
证名。大便下脓血。见《素问·脉要精微论》。又称泄脓血、圊脓血、清脓血。为痢疾证候之一。有实热虚寒之分。实热者兼见口渴、脉数,治宜清热、调气、和营、用白头翁汤、香连丸、洁古芍药汤等方。日久不愈,滑脱不禁者,多属虚寒,治宜温中固脱,用桃花汤,真人养脏汤等方。参见痢疾脓血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