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即血疝。见《儒门事亲》卷四。《杂病证治准绳》:“血疝,其状如黄瓜在小腹两傍、横骨两端约中,俗云便痈,得于春夏重感大燠,劳于使内,气血流溢,渗入脬囊,留而不去,结成痈肿。”治宜和血散瘀为主。可选用导水丸、桃仁承气汤、抵当汤等方。参见疝、血疝条。
(公元 1695 年)清.张温(路玉、石顽)着。十六卷。采集历代名家方论,编次成书。门类依据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依撩《薛己医案》、张介实《景岳全书》,并结合自己的体会予以参订。
病名。即血疝。见《儒门事亲》卷四。《杂病证治准绳》:“血疝,其状如黄瓜在小腹两傍、横骨两端约中,俗云便痈,得于春夏重感大燠,劳于使内,气血流溢,渗入脬囊,留而不去,结成痈肿。”治宜和血散瘀为主。可选用导水丸、桃仁承气汤、抵当汤等方。参见疝、血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