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疮疡诊法之一。系根据患者疮疡局部及全身症状来判断疮肿浅深之方法。见《外科精义》卷上。古人认为疮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皮色不相辨者,发于骨髓。如初生疮之时,便见有壮热恶寒,拘急头痛,精神不宁,烦躁饮冷等全身症状者,其患疮疽必深。若人虽患疮疽,然起居平和,饮食如常,其疮肿必浅。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重楼玉钥》(公元 1838 年)清.郑梅涧(枢扶)撰。四卷。一、二卷论喉病的证冶方药,三、四卷论喉病的针法。
疮疡诊法之一。系根据患者疮疡局部及全身症状来判断疮肿浅深之方法。见《外科精义》卷上。古人认为疮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皮色不相辨者,发于骨髓。如初生疮之时,便见有壮热恶寒,拘急头痛,精神不宁,烦躁饮冷等全身症状者,其患疮疽必深。若人虽患疮疽,然起居平和,饮食如常,其疮肿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