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证名。又称乳痨,《诸病源候论》名为哺露。指小儿因乳积成疳,面黄肌瘦,筋骨显露,时有低热。由脾胃虚弱,乳食不消,而致气血亏损所致。亦属脾疳的范围。治宜调理脾胃,并改进乳食。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病证名。又称乳痨,《诸病源候论》名为哺露。指小儿因乳积成疳,面黄肌瘦,筋骨显露,时有低热。由脾胃虚弱,乳食不消,而致气血亏损所致。亦属脾疳的范围。治宜调理脾胃,并改进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