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本症由伤寒或发惊后所致。唇白而肿,多兼眉棱骨痛,厥逆眩晕,气秽颐浮,齿击狂逆等。治宜清火解毒,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若神志症状明显又兼痰涎壅盛者,可清热涤痰,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病名。本症由伤寒或发惊后所致。唇白而肿,多兼眉棱骨痛,厥逆眩晕,气秽颐浮,齿击狂逆等。治宜清火解毒,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若神志症状明显又兼痰涎壅盛者,可清热涤痰,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