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即齿迟,出《诸病源候论》。系指小儿发育至一定时期牙齿未生的病证。为五迟之一,其病因,《世医得效方》卷十二认为:“齿者由骨之所终,髓之所养,禀气不足则髓不能充于骨,故齿久不生。”治宜补肾填精,方用肾气丸加减。参见五迟条。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病名。即齿迟,出《诸病源候论》。系指小儿发育至一定时期牙齿未生的病证。为五迟之一,其病因,《世医得效方》卷十二认为:“齿者由骨之所终,髓之所养,禀气不足则髓不能充于骨,故齿久不生。”治宜补肾填精,方用肾气丸加减。参见五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