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又名唇胗。
①指脾胃积热上攻于唇而发的口唇疮疡,时流黄水,或痒或痛。治宜清解脾胃积热,如泻黄散等。
②指小儿疳(匿虫)所致口唇生疮。
③指伤寒狐惑所致口唇生疮,多伴有眼及外生殖器、肛门等疮疡。类似今三联综合征。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病名。又名唇胗。
①指脾胃积热上攻于唇而发的口唇疮疡,时流黄水,或痒或痛。治宜清解脾胃积热,如泻黄散等。
②指小儿疳(匿虫)所致口唇生疮。
③指伤寒狐惑所致口唇生疮,多伴有眼及外生殖器、肛门等疮疡。类似今三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