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①指少阴、少阳。《素问·阴阳类论》:“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马莳注:“此言肾与三焦为病者,肾胜而三焦负也。二阴者足少阴肾经也。一阳者,手少阳三焦也。”
②针刺热厥的一种方法。《灵枢·终始》:“刺热厥者,二阴一阳。”谓阴经针刺二次,用补法;刺阳经一次,用泻法。如此可使阴气盛而阳邪退,以治愈热厥。
《明医杂着》(公元 1549 年)明.王纶(节斋)着。六卷。内容为医论、诸证、小儿证治等,此书也受朱震亨学说的影响。
①指少阴、少阳。《素问·阴阳类论》:“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马莳注:“此言肾与三焦为病者,肾胜而三焦负也。二阴者足少阴肾经也。一阳者,手少阳三焦也。”
②针刺热厥的一种方法。《灵枢·终始》:“刺热厥者,二阴一阳。”谓阴经针刺二次,用补法;刺阳经一次,用泻法。如此可使阴气盛而阳邪退,以治愈热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