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外治法。又称起泡、提泡。以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特定部位上,使之发泡。如治急性扁桃体炎,取斑蝥一只研粉,放在小膏药的中心,贴项两侧(患左贴右、患右贴左),三、四小时后,起泡,用消毒针挑破,挤出黄水,涂上红汞。毛茛、天南星、威灵仙、回回蒜等的鲜根,捣烂,取如黄豆大一小粒外敷,也能发泡。但发泡药不能误入眼内,免受损害。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外治法。又称起泡、提泡。以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特定部位上,使之发泡。如治急性扁桃体炎,取斑蝥一只研粉,放在小膏药的中心,贴项两侧(患左贴右、患右贴左),三、四小时后,起泡,用消毒针挑破,挤出黄水,涂上红汞。毛茛、天南星、威灵仙、回回蒜等的鲜根,捣烂,取如黄豆大一小粒外敷,也能发泡。但发泡药不能误入眼内,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