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①人体脏器名。五脏之一。与胆相为表里。居于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肝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人卧则血归于肝。”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性喜升发而恶抑郁,能调节情志,促进脾胃运化水谷。肝主筋,又称“罢极之本”。全身筋腱关节的运动功能,须赖肝的精气滋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又为将军之官,主谋虑。其华在爪,开窍于目。《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②解剖结构名。指十二经脉中的足厥阴肝经。《灵枢·本输》:“肝出于大敦……。”
③脉学术语。指肝的真脏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肝见庚辛死,……是谓真脏见皆死。”推拿部位名。见肝经条。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①人体脏器名。五脏之一。与胆相为表里。居于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肝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人卧则血归于肝。”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性喜升发而恶抑郁,能调节情志,促进脾胃运化水谷。肝主筋,又称“罢极之本”。全身筋腱关节的运动功能,须赖肝的精气滋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又为将军之官,主谋虑。其华在爪,开窍于目。《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②解剖结构名。指十二经脉中的足厥阴肝经。《灵枢·本输》:“肝出于大敦……。”
③脉学术语。指肝的真脏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肝见庚辛死,……是谓真脏见皆死。”推拿部位名。见肝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