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本研究应用检测末梢血抗幽门螺杆菌(Hp)IgG方法,调查南京地区102名消化科医护人员和130名非消化科医护人员感染状况。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南京市区6家医院的102名消化科医护人员(简作G组),年龄20岁~76岁,平均36.9岁;对照组为南京军区总医院的130名非消化科医护人员(简作NG组),年龄17岁~77岁,平均37.2岁。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须填表回答性别、年龄、专科医(护)龄、参加内镜操作与否及时间、有无胃病史及相应家族史等问题抗HpIgG检测:每位受试者均采集末梢血20μl滴于滤纸上,制作双份标本,晾干,装入塑料袋置4°C备检。末梢血抗HpIgG检测采用间接法ELISA。
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G组与NG组的抗体水平
G组与NG组的年龄、抗体水平(x±s)见表1。G组(0.71±0.29)与NG组(0.49±0.28之间OD差异非常显著(P<0.05);将上述两组中胃病史的人员剔除后,剩余人群的OD再行比较,结果与组间差异一致(P<0.05)。
2.2 消化科工作年限与Hp感染
将G组人员按专科工作时间<5,<10,>10a分为三类,结果见表2。将参与内镜工作人员按时间<5a,5a~10a,>10a分为3类,结果3组间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消化科人员抗HpIgG的水平
组别人数年限ODPG组有胃病史4441.4±12.20760.30无胃病史5833.6±10.90.68±0.27>0.05NG组有胃病史7338.9±14.90.54±0.28<0.01无胃病史5735.1±16.70.42±0.272.3 医生与护士抗体水平比较
消化科医生49人,年龄40.4岁±13.4岁,OD0.75±0.28;护士组53人,年龄33.5岁±9.7岁,OD0.67±0.28(P>0.05)。
表2 消化科工作年限与抗HpIgG水平
工作时间(a)人数年龄ODP<52928.8±8.10.67±0.285-103533.0±7.10.68±0.31>0.05>103846.8±11.70.80±0.31<0.052.4 参加胃镜检查与抗体水平的关系
参与内镜检查工作的消化科人员49人,年龄43.3岁±12.3岁,OD0.73±0.28;未参与内镜室工作的消化科人员53人,年龄30.8岁±8.2岁,OD0.69±0.30(P<0.25)。
3 讨论
Rawles 等发现,内镜操作人员抗HpIgG阳性率为32%,与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相仿(46%),比献血员人群(10%)高出3~4倍,Mitchell等一项调查显示,消化科医生中Hp感染(51%)显著高于消化科护士(19%)、普通临床医生(28%)和献血员(2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