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辛,微温,无毒。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伤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及 伤,恶血,腰痛。《药性论》云∶君。主绝伤,去诸温毒,能宣通经脉。日华子云∶助气,调血脉,补五劳七伤,破症结瘀血,消肿毒,肠风痔,乳痈,瘰 ,扑,妇人产前后一切病,面黄损虚肿,缩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宫冷。地黄为之使。恶∶雷丸。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味苦辛,微温,无毒。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伤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及 伤,恶血,腰痛。《药性论》云∶君。主绝伤,去诸温毒,能宣通经脉。日华子云∶助气,调血脉,补五劳七伤,破症结瘀血,消肿毒,肠风痔,乳痈,瘰 ,扑,妇人产前后一切病,面黄损虚肿,缩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宫冷。地黄为之使。恶∶雷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