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平,无毒。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药性论》云∶使。主百邪鬼魅,涕泣不止,除心下急满痛,香港脚,热咳逆。日华子云∶安心,定胆,养五脏,杀虫毒,疗乳痈,发背,疮肿并产后血晕疾。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味甘,平,无毒。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药性论》云∶使。主百邪鬼魅,涕泣不止,除心下急满痛,香港脚,热咳逆。日华子云∶安心,定胆,养五脏,杀虫毒,疗乳痈,发背,疮肿并产后血晕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