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甘,平、微寒,无毒。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疟血邪,发背,瘰 ,肠风,痔 ,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代赭为之使。反∶乌头。
(公元 280 年? )晋.王熙(叔和)着。十卷。搜集后汉以前的医学著作,阐述脉象 24 种,并论述脏腑、经络 、病证、治则、预后等。
味苦甘,平、微寒,无毒。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疟血邪,发背,瘰 ,肠风,痔 ,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代赭为之使。反∶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