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正体类要》 清燥汤

    作者: 薛己

    治跌扑疮疡,血气损伤,或溃后气血虚怯,湿热乘之,遍身酸软;或秋夏湿热太甚,肺金受伤,绝寒水生化之源,肾无所养,小便赤涩,大便不调;或腰腿痿软,口干作渴,体重麻木;或头目晕眩,饮食少思;或自汗体倦,胸满气促;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

    黄 (一钱五分) 苍术(一钱) 白术 陈皮 泽泻(各五分) 五味子(九粒) 白茯苓人参 升麻(各五分) 麦门冬 当归身 生地黄 神曲(炒) 猪苓 酒柏(各五分) 柴胡黄连 甘草(炙,各三分)

    上姜水煎服。湿痰壅盛,参、 、归、地之类,可暂减之。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陈念祖
  • 作者:
    周扬俊
  • 作者:
    元简
  •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作者:
  • 作者:
    尤怡
  • 作者:
    尤怡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