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症因脉治》 内伤胃脘痛

    【内伤胃脘痛之症】不因外感六淫,偶或伤于饮食,填塞太仓,胸前闷痛,此食积症也。

    痛则多汗,此积热症也。二便清利,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得寒饮则甚,此积冷症也。遇气即发,或攻注作痛,或凝结作胀,此气滞症也。日轻夜重,或唧唧作声,得寒则痛,得热暂缓,此死血痛也。呕吐清水,面上白斑,唇红能食,时或吐蛔,此虫积症也。故云内伤之痛有七。

    【内伤胃脘痛之因】饮食不节,伤其胃口,太阴升降之令,凝结壅闭,则食积之痛作脾胃素弱,日饮水谷,不能消受,停积中脘,则成痰饮而痛;七情六欲之火,时动于中,膏粱炙爆之热,日积于内,热久成燥,积热之痛作矣。胃阳不足,冷冻饮料内伤,阴寒凝结,阴积冷之痛,作矣。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忧思日积,气不宜行,则气滞而成痛。血分素热又喜辛辣之物,以伤其阴血,则停积于中,而成死血之痛。湿土主生生之令,饮食不谨,湿热内生,则虫积而成痛矣。

    【内伤胃脘痛之脉】沉实有食,沉滑多痰,数大为热,迟缓主寒,气滞脉沉,死血涩

    【内伤胃脘痛之治】宜平胃散出入主治。若食积痛,用三棱丸治之。痰饮痛者,二陈汤、丸。气滞而痛者,苏子降气汤。死血作痛,红花桃仁汤。有下症,桃仁承气汤。虫积痛,

    平胃散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三棱丸

    京三棱 枳壳 浓朴 广皮 甘草

    二陈汤

    导痰汤二方见痰症。

    清胃汤见齿痛。

    神芎汤

    大黄 黄芩 黑牵牛 滑石 薄荷 川芎

    豆蔻丸

    草豆蔻 吴茱萸 益智仁 青皮 姜黄 麦芽 神曲 半夏 甘草

    苏子降气汤

    紫苏子 半夏 前胡 浓朴 甘草 陈皮 沉香 当归

    红花桃仁汤

    红花 桃仁 当归尾 赤芍药 泽兰叶 楂肉 丹皮 山栀

    桃仁承气汤

    桃仁 大黄 甘草 桂枝 芒硝 枳壳 归尾

    万应丸

    麦芽 神曲 雷丸 陈皮 甘草 京三棱 莪术 槟榔 芜荑 鹤虱 使君子

    家秘保和散

    苍术 浓朴 半夏 广皮 枳壳 鲜麦芽 楂肉 香附 槟榔 干葛 莱菔子

    共为细末,多冲萝卜汁、竹沥,拌湿晒干,研细末。白汤调服。

    家秘消坚散

    三棱 莪术 槟榔 枳实 香附 海石治上部癖积,加苍术、浓朴;治下部癖积,加青皮、枳壳。

    栀连二陈汤加竹茹、干葛 治呕吐作痛。

    滚痰丸治痰癖作痛。

    胃痛,要分别常痛、不常痛二条;又要细详若何痛重,若何痛缓。若饮食即痛,时常气嗳,此伤饮食也,用家秘保和散。若痛而呕恶,吐出痰涎稍减,此痰饮痛也,平胃导痰汤。

    胃脘有块,常痛不休,癖积痛也,家秘消坚散。时作时止,痛而汗出者,火也。热而无滞者,清火为急,清胃汤;热而有滞者,消滞为先,栀连保和散。遇夜痛甚,逢冷即痛,按之有形,或饮食入胃,从半边而下,此瘀血痛也,先用三棱丸,后用桃仁承气汤。痛而能食,得食痛减,常下虫积者,平胃散加使君子。胃中有形,按之痛极,每夜发热者,此胃痈痛也,凡见痛症,须防发毒,无论胸胁腰背,皆要按其痛处,若按之愈痛,每夜发热,要防内

更多中医书籍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
  • 作者:
  •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作者:
  • 作者:
    徐大椿
  • 作者:
    陈修园
  • 作者:
  • 作者:
    陈会撰、刘瑾补辑
  • 作者:
    吴亦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