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伤风咳嗽之症】憎寒壮热。头痛眼眶痛,自汗恶风,鼻塞涕流,痰结肺管,咳嗽不已,此风伤肺气。即痰饮门风痰咳嗽,今人名曰伤风症也。
【伤风咳嗽之因】肺家伏热,外冒风邪,束于肌表,肺热不得发泄,则肺风痰嗽之症
【伤风咳嗽之脉】脉多浮大,浮紧风寒,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滑风痰。
【伤风咳嗽之治】脉浮紧,恶寒发热,羌活汤。头痛,眼眶痛,干葛汤。脉浮数,自汗身热,加味泻白散。表邪尽散,痰结肺管,咳嗽不止者,苏子杏仁汤。肺中伏热,家秘泻白散。
羌活汤
羌活 防风 荆芥 桔梗 甘草 柴胡 前胡
葛根汤
干葛 柴胡 防风 荆芥 桔梗 甘草
加味泻白散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防风 荆芥 桔梗
苏子杏仁汤
苏子 杏仁 桔梗 枳壳 防风 半夏 栝蒌霜
家秘泻白散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黄芩 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