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症因脉治》 寒气呕吐

    【寒气呕吐之症】偶遇寒冷,顿发呕吐,胸前绵绵而来,身无内热,小便清白,大便通

    【寒气呕吐之因】胃气素寒,又值时令之寒,偶或感入,则寒气伤胃而为呕吐矣。

    【寒气呕吐之脉】多见弦紧,或见迟缓,或见沉细,甚则沉伏。

    【寒气呕吐之治】散寒温胃,理中汤、姜桂六君子汤,甚者四逆汤;若伤寒呕吐,另具

    理中汤

    人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寒甚加附子。

    治中汤即理中汤,加青皮、广皮。

    姜桂六君子汤即六君子汤,加干姜、肉桂。

    四逆汤

    甘草 干姜 熟附子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