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平,无毒。主霍乱烦闷,呕吐,腹空,转筋。恐入腹及多服之,名曰洗肠。人皆惧此,尝试有效。不令腹空,空则更服,如遇力弱身冷,则恐脏胃悉寒,寒则不能支持,当以意消息。兼及当时横量灸脊骨三、五十壮,令暖气彻内补胃气间,不然则危。又主消渴,反胃,热痢,淋,小便赤涩,兼洗漆疮射痈肿令散。久服调中,下热气,伤胃,利大小便,并多饮之,令至喉少即消下。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味甘,平,无毒。主霍乱烦闷,呕吐,腹空,转筋。恐入腹及多服之,名曰洗肠。人皆惧此,尝试有效。不令腹空,空则更服,如遇力弱身冷,则恐脏胃悉寒,寒则不能支持,当以意消息。兼及当时横量灸脊骨三、五十壮,令暖气彻内补胃气间,不然则危。又主消渴,反胃,热痢,淋,小便赤涩,兼洗漆疮射痈肿令散。久服调中,下热气,伤胃,利大小便,并多饮之,令至喉少即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