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类本草》 金樱子

    作者: 唐慎微

    (金樱子_图缺)

    味酸、涩,平、温,无毒。疗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方术多用。云是今之刺梨子。形似 而小,色黄有刺,花白。在处有之。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术多用,言是今之刺榆子,形如 而小。今医家用之甚验。雷公炮炙论云∶林檎向里子名金樱子,与此同名而已。医方中亦用林檎子者。日华子云∶金樱花,平。止冷热痢,杀寸白、蛔虫等。和铁粉研,拔白发,敷之再出黑者,亦可染发。又云金樱东行根,平,无毒。治寸白虫。锉二两,入糯米三十粒,水二升,煎五合。空心服,须臾泻下,神验。又云∶皮,平,无毒。炒,止泻血及崩中带下。

    图经曰∶金樱子,旧不载所出州土,云在处有之,今南中州郡多有,而以江西、剑南、岭外者为胜。丛生效野中,大类蔷薇,有刺。四月开白花。夏秋结实,亦有刺,黄赤色,形似小石榴,十一月、十二月采,江南、蜀中人熬作煎,酒服,云补治有殊效。宜州所供。云本草谓之营实。其注称白花者善,即此也。今校诸郡所述,与营实殊别也。洪州、昌州皆能煮,其子作煎,寄至都下。服食家用和鸡头实作水陆丹,益气补真甚佳。

    孙真人食忌金樱子煎,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于大木臼中,转杵却刺,勿损之,擘为两片,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水煎,不得绝火。煎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仍重煎似稀饧。每服取一匙,用暖酒一盏调服。其功不可具载。沈存中金樱子,止遗泄,取其温衍义曰∶金樱子,经九月、十月熟时采。不尔,复令人利。

    八种海药余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叶霖
  • 作者:
    郭士遂
  • 作者:
    陈士铎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
  • 作者:
  •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作者:
  • 作者:
    徐大椿
  • 作者:
    陈修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