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为吐汤,利水道。一名女萝。生熊耳山川谷松树上。五月采,阴干。
陶隐居云∶东山甚多,生杂树上,而以松上者为真。《毛诗》云∶茑(音鸟)与女萝,施于松上。茑是寄生,以桑上者为真,不用松上者,此互有同尔。今详《经》云∶松萝当用松上者。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松萝,使,味苦、辛,微热。能治寒热,能吐胸中客痰涎,去图经文具桑寄生条下。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为吐汤,利水道。一名女萝。生熊耳山川谷松树上。五月采,阴干。
陶隐居云∶东山甚多,生杂树上,而以松上者为真。《毛诗》云∶茑(音鸟)与女萝,施于松上。茑是寄生,以桑上者为真,不用松上者,此互有同尔。今详《经》云∶松萝当用松上者。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松萝,使,味苦、辛,微热。能治寒热,能吐胸中客痰涎,去图经文具桑寄生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