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桐叶_图缺)
味苦,寒,无毒。主恶蚀疮着阴。皮,主五痔,杀三虫,疗贲豚气病。
花,主敷猪疮。饲猪,肥大三倍。生桐柏山谷。
陶隐居云∶桐树有四种,青桐,叶、皮青,似梧而无子。梧桐,色白,叶似青桐而有子,子桐无异,唯有花、子尔,花二月舒,黄紫色,《礼》云∶桐,始华者瑟者。今此云花,便应是白桐,白桐堪作琴瑟,一名椅桐,人家多植疮。恐误矣。岂有故破伤猪敷桐花者。臣禹锡等谨按尔雅疏云∶榇,一名梧。郭云∶今梧桐。《诗·大雅》云∶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又曰∶桐木,一名荣。郭云∶即梧桐与榇梧一也。药性论云∶白桐皮,能治五淋。沐发去头风,生发滋润。
日华子云∶桐油,冷,微毒。敷恶疮疥及宣水肿,涂鼠咬处,能辟鼠。
图经曰∶桐,生桐柏山谷,今处处有之。其类有四种。旧注云∶青桐,枝、叶俱青而无子;梧桐,皮白,叶青而有子,子肥美可食;白桐,有华与子,其华二月舒,黄紫色,一名椅桐,又名黄桐,则药中所用华、叶者是也;岗桐,似白桐,唯无子,即是作琴瑟者。陆机《草水疏》云∶白桐宜为琴瑟。云南 人,绩以为布,似毛布。是作琴瑟宜岗桐、白桐二种也。
梧桐二种,俱有椅名也。或曰∶梧桐以知日月正闰。生十二叶,一边有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至上十二叶。有闰十三叶,小余者。视之,则知闰何月也。故曰梧桐不生则九州异,或云今南人作油者,乃岗桐也,此桐亦有子,颇大于梧子耳。
江南有 桐,秋开红花,无实。有紫桐,花如百合,实堪糖煮以啖。岭南有刺桐,叶如梧桐,花侧敷如掌,枝干有刺,花色深红。主金殊效。又梧桐白皮,亦主痔。《删繁方》疗肠中生痔,肛门边有核者,猪悬蹄青用之,其膏敷疮,并酒服之。
子母秘录∶治痈疮疽痔 恶疮,小儿丹。用皮,水煎,敷。
衍义曰∶桐叶,《经》注不指定是何桐,致难执用。今具四种桐,各有治疗条,其状列于后∶一种白桐,可斫琴者,叶三杈,开白花,亦不结子。《药性论》云∶皮能治五淋,沐发,去头风,生发。一种荏桐,早春先开淡红花,状如鼓子花成筒子,子或作桐油。日华子云∶桐油,冷,微毒。一种梧桐,四月开淡黄小花,一如枣花。枝头出丝,堕地成油,沾渍衣履。
一种岗桐,无花,不中作琴,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