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证类本草》 水苏

    作者: 唐慎微

    (水苏_图缺)

    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主吐血、衄血、血崩。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 (音祖),一名芥苴(七余陶隐居云∶方∶药不用,俗中莫识。九真辽远,亦无能访之。唐本注云∶此苏生下湿水侧,苗似旋复,两叶相当,大香馥。青、齐、河间人名为水苏,江左名为荠 ,吴会谓之鸡苏。主申吐血紫白挪碎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可烧作灰汁及以煮汁,洗头令发香,白屑不生。又,收讫酿酒及渍酒,常服之佳。日华子云∶鸡苏,暖。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又名臭苏、青白苏。

    图经曰∶水苏,生九真池泽,今处处有之。多生水岸旁,苗似旋覆,两叶相当,大香馥,青、济间呼为水苏,江左名为荠 ,吴会谓之鸡苏。南人多以作菜。主诸气疾及脚肿。江北甚多谓鸡苏、水苏是两种。陈藏器谓荠 自是一物,非水苏。水苏叶有雁齿,香薷气辛,荠 叶上有毛,稍长,气臭。主冷气泄痢,可为生菜。除胃间酸水,亦可捣敷蚁 。亦有石上生者,名石荠 ,紫花细叶,高一、二尺,味辛,温,无毒。主风血冷气煮汁服,山中人多用之。

    梅师方∶治吐血及下血并妇人漏下。鸡苏茎、叶煎取汁,饮之。又方∶治鼻衄血不止。

    生鸡苏五合,香豉二合,合杵研,槎如枣核大,纳鼻中,止。又方∶卒漏血欲死,煮一升服之。

    衍义曰∶水苏,气味与紫苏不同,辛而不和,然一如苏,但面不紫,及周遭槎牙如雁齿,香少。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吴坤安
  • 作者:
    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作者: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作者:
  • 作者:
    刘完素
  • 作者:
    任越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