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丽春草_图缺)
味甘,微温,无毒。出檀 山在川谷,檀 山在高密界。河南淮阳郡、颖川及谯郡汝南郡等,并呼为龙芊草。河北近山、邺郡、名 兰艾。上党紫团山亦有,名定参草甚疗阴黄,人莫能知。唐天宝中,因颖川郡杨正进,名医尝用有效。单服之,主疗黄胆等。其方∶云∶丽春草,疗因将息伤热,变成阴黄,通身壮热,小便黄赤,眼如金色。面又青黑,心头气痛,绕心如刺,头旋欲倒,兼肋下有瘕气及黄胆等,经用阴干。有前病者,取花一升,捣为散,每平朝空腹取三方寸匕,和唯一服,隔五日再进,以知为度。其根疗黄胆。患黄胆者,捣根取汁一盏,空腹顿服之,服讫,须臾即利三、两行,其疾立已。一剂不能全愈,隔七日更一剂,永瘥。忌酒、面、猪、鱼、蒜、粉、酪等。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丽春草_图缺)
味甘,微温,无毒。出檀 山在川谷,檀 山在高密界。河南淮阳郡、颖川及谯郡汝南郡等,并呼为龙芊草。河北近山、邺郡、名 兰艾。上党紫团山亦有,名定参草甚疗阴黄,人莫能知。唐天宝中,因颖川郡杨正进,名医尝用有效。单服之,主疗黄胆等。其方∶云∶丽春草,疗因将息伤热,变成阴黄,通身壮热,小便黄赤,眼如金色。面又青黑,心头气痛,绕心如刺,头旋欲倒,兼肋下有瘕气及黄胆等,经用阴干。有前病者,取花一升,捣为散,每平朝空腹取三方寸匕,和唯一服,隔五日再进,以知为度。其根疗黄胆。患黄胆者,捣根取汁一盏,空腹顿服之,服讫,须臾即利三、两行,其疾立已。一剂不能全愈,隔七日更一剂,永瘥。忌酒、面、猪、鱼、蒜、粉、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