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质疑录》 论疝与肾经绝无相干

    作者: 张介宾

    以肺在上属阳,肾、肝在下属阴。肾者,肝之母;肝者,肾之子。肾肝同病,乙癸同源之义也。故凡肝经有病,必推化源与肾。如疝为足厥阴肝经病,以其环阴器、抵少腹、控睾丸,而为痛者,皆肝之所属也。而《素问》又云∶肾脉主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则疝未尝不本于肾经为病者,何丹溪乃曰疝主肝经,与肾经绝无相干?夫肾,水脏也,膀胱为之腑。膀胱为寒水所化,疝本寒湿之气所感,以寒召寒,其邪最速,而肾与膀胱为表里。经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故疝之挛急而上冲心胃者,正肾邪之为病也。见今人病疝,一有房劳,则其病便发而不止。故《圣济总录》云∶嗜欲劳伤,肾水涸竭,无以滋荣肝气,则留滞内结,发为阴疝,是疝之发于肾虚者多。若治疝不从化源,而日以伐肝疏导从事,则病益剧而难疗。临是症者,当以丹溪之言,专主肝经与肾虚而致者甚多,以参、术为君,疏导药佐之为得,而不可执肾经无干之言为据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雪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