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神经衰弱

    孙某,女,21岁

    【初诊】

    左胁下隐隐作痛,病已半年有余痿}医院检查未有阳性发现。然心怀疑虑,夜不成寐,入睡则恶梦纷纭。素体薄弱,抑郁不乐有年,素有神经衰弱之苦。诊脉弦细且数,舌红且干,此木郁化火,日久灼伤心阴,络脉失养,养心阴以复其本。调郁结,以缓胁痛。若能宽怀自解,百日当可康复。

    麦门冬10克,沙参10克,五睐子6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柴胡6克,黄芩6克,川樟子10克,竹叶茹各6克,七剂

    【二诊】

    药后心情较为舒畅,睡眠改善,恶梦减少,自觉胁痛减轻。继用前方进退。

    麦门冬10克,沙参10克,五味子6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柴胡6克,黄芩6克,白芍10克,夏枯草10克,七剂

    【三诊】

    眠安痛缓,前方去夏枯草,加丝瓜络,桑枝以定其痛。七剂

    药后胁痛消失。

    【按】:此病胁痛与其神经衰弱有关,长期睡眠欠佳,思虑过度,心情抑郁,木郁化火,灼伤心阴,故治疗以养心阴、解肝郁为主,用生脉饮合升降散,加柴胡、黄芩、川楝子、竹叶茹,首先改善其睡眠,眠安则情绪安定,故胁痛得以渐愈。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
  • 作者:
    张志聪
  • 作者:
    王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