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下经云.古来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枣、桑、竹八木火.切宜避之.有火珠曜日.
以艾引之.凡仓卒难备.即不如无木火.清麻油点灯上烧艾茎点灸.兼滋润灸疮.至愈不疼.用蜡烛更佳.良方云.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或水精镜于日得太阳火为妙.天阴则以槐木取火.今行舟人以铁钝刀击石.以纸灰为丸.在下承之.亦得火.
按周礼夏官司 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火.只根据取五火而已.秦汉而下.医家不识此意.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下经云.古来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枣、桑、竹八木火.切宜避之.有火珠曜日.
以艾引之.凡仓卒难备.即不如无木火.清麻油点灯上烧艾茎点灸.兼滋润灸疮.至愈不疼.用蜡烛更佳.良方云.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或水精镜于日得太阳火为妙.天阴则以槐木取火.今行舟人以铁钝刀击石.以纸灰为丸.在下承之.亦得火.
按周礼夏官司 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火.只根据取五火而已.秦汉而下.医家不识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