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针灸聚英》 风

    作者: 高武

    半身不遂患偏风.肩 曲池列缺同.阳陵泉兮手三里.合谷绝骨丘墟中.环跳昆仑照海穴.

    肘不能屈治腕骨.偏风却治冲阳窟.身体反折肝俞中.中风肘挛内关突.目戴上治丝竹空.

    吐涎百会丝竹同.不识人治水沟穴.临泣合谷三穴攻.脊反折兮治风府.并治哑门真有补.

    风痹天井曲泽中.少海委中兼阳辅.惊痫神庭与百会.前顶涌泉丝竹类.神阙一壮鸠尾三.

    七穴治之斯为贵.风劳曲泉膀胱俞.只有膀胱七壮宜.风疰肾俞膀胱穴.三壮百会肝与脾.

    风眩临泣与阳谷.再有申脉同腕骨.风痛临泣百会攻.肩井肩 曲池窟.兼治天井并内间.

    通前七穴不可忽.口眼 斜治太渊.列缺申脉与二间.内庭行间地五等.水沟颊车合谷连.

    复有通谷不可失.十一穴治病即痊.喑哑间使与支沟.合谷鱼际并复溜.灵道阴谷然谷穴.

    兼治通谷疾即瘳.凡人口噤不可开.颊车承浆合谷该.风痫疾发僵仆地.风池百会灸无灾.

    又曰.半身不遂云中风.七处各灸三壮同.如风在左灸在右.患右灸左艾气通.寻穴须从百会起.次及耳前之发际.第三肩井四风市.六是绝骨五三里.乃若曲池居第七.灸之神效无可比.二椎五椎各七壮.状如半枣核大炷.以此同灸二椎上.中风目戴不能语.

    身热头疼攒竹穴.大陵神门与少泽.合谷鱼际中渚间.液门委中与太白.洒淅恶寒栗鼓颔.

    寒热风池与少海.鱼际少冲合谷在.复溜太白临泣中.八穴治之病自瘥.伤寒汗不出风池.

    鱼际二间兼经渠.过经不解期门上.余热不尽先曲池.次及三里与合谷.二穴治之余热除.

    腹胀三里内庭中.阴证伤寒神阙攻.灸壮须及二三百.庶几能保命不终.大热曲池及三里.

    复溜不失患者起.呕哕百会曲池中.间使劳宫商丘底.腹寒热气少冲中.商丘太冲行间同.

    三阴交兮与隐白.阴陵三壮炷火红.发狂间使与百劳.合谷复溜四穴焦.不省人事中渚穴.

    三里大敦二穴烧.秘塞照海与章门.小便不通阴谷焚.更兼阴陵通二穴.治之患者效自臻.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