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学》 枇杷叶

    【药用】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

    【性味与归经】苦,平。入肺、胃经。

    【功效】清肺止咳,和胃降逆。

    【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息等症。

    枇杷叶能清泄肺热而化痰下气,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息等症,可与桑白皮、杏仁、马兜铃等同用。

    2.用于呕吐呃逆,口渴等症。

    本品有清泄苦降之功,故可和胃降逆而止呕呃,常与半夏、茅根、竹茹等配伍;至于用治口渴,亦取它清泄胃热之功,可与鲜芦根、麦冬、天花粉等品同用。

    【处方用名】枇杷叶(洗净,晒干,切碎用)、蜜炙枇杷叶、炙枇杷叶(蜜炙,有润肺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

    【按语】1.枇杷叶泄热苦降,既能清肺气而止咳,又可降胃逆而止呕。凡风热燥火所引起的咳嗽、呕呃,都可应用。因此,它是一味止咳止呕的常用药物。枇杷叶背面绒毛甚多,入汤不易澄清,可能刺喉作痒,故在使用前须拭去绒毛,并宜布包入煎。如确已将绒毛拭净,就不一定用布包煎。用于止咳化痰可炙用,和胃止呕宜生用。

    2.本品配以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前胡,可用治痰热郁肺、喉痒咳嗽;配以炙紫菀、款冬花,可用于久咳痰喘;配以鲜芦根、淡竹茹,可用于胃热呕呃。

    【方剂举例】枇杷清肺饮《医宗金鉴》:枇杷叶、黄连、黄柏、山栀、桑皮、沙参、甘草。治肺热喘咳。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