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学》 当归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入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及血虚体弱等症。

    当归功能补血,常与黄耆、党参等配伍,用治血虚体弱;因它又能活血,故可用于调经,为妇科常用时药品。治月经不调、经行愆期或过少,常与熟地、白芍、川弯等配伍;治经行腹痛,常与香附、延胡索等同用;治经闭不通,可与桃仁、红花等配伍;治崩漏,可与阿胶、地黄、艾叶等同用。

    2.用于跌打损伤瘀痛,痈肿血滞疼痛,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及经络不利等症。

    本品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故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可适用于各种瘀滞作痛之症。在具体使用方面,治损伤瘀痛,可与红花、桃仁、落得打等品配伍。用治痈肿瘀滞疼痛,在肿疡期,可与银花、连翘、丹皮、赤芍、甘草等配伍;在溃疡期,如气血两虚者,可与黄耆、熟地、党参等配伍;如气血不和而有僵块未消、排脓未尽者,可合黄耆、银花、甘草、乳香等同用。治产后瘀滞腹痛,可与益母草、川芎、桃仁等配伍。治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秦艽等配伍。用于经络不利、筋骨酸痛,可与桂枝、鸡血藤、白芍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润肠通便,可用于血虚肠燥便秘,常与肉从蓉、生首乌等配伍。

    【处方用名】当归、全当归、西当归(洗净,晒干,切片用)。酒当归(酒炒用,加强活血之功)。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现在有用本品研粉做成片剂或丸剂,每片(丸)含原药一分,服用时,每次5片(丸),日服二至三次。

    【按语】1.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故有和血的功效,为治血病的要药。因它长于调经,尤为妇科所重视,凡妇女月经不调、血虚经闭、胎产诸症,为常用的药品。而外科亦多应用,对肿疡期的散痪消肿,溃疡期的养血生肌,都有着良好的疗效。

    2.当归甘温而润,辛香善于行走,因此可与理气药配合,用治气滞血瘀的症候;与袪风湿药配伍,用治风湿痹痛。本品行则有余,守则不足,故如属崩漏经多,使用时必须谨慎。

    3.过去临床应用当归,一般认为当归身功能补血,当归尾功能破血袪瘀,全当归活血和血,现上海地区只用全当归一种,不再区分。又有将当归放置日久而走油的,过去称之为“油当归”。认为功能养血润肠通便,适用于血虚便秘,现在也很少应用。

    【方剂举例】生化汤《傅氏女科》:当归、川芎、桃仁、黑姜,炙草。治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

    【文献摘录】《本经》:「主妇人漏下,诸恶疮疡,....金疮。」

    《药性本草》:「治下痢腹痛。」

    《大明本草》:「破恶血,养新血,及症癖、肠胃冷。」

    《本草纲目》:「治头病,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本草备要》:「润燥滑肠。」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郑寿全,字钦安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吴坤安
  • 作者:
    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作者: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作者:
  • 作者:
    刘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