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大病瘥后劳复者方。
枳实(三枚) 栀子(十四枚) 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 咀,以酢浆七升,先煎减三升,次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次纳豉煮五六沸,去滓,分再服,覆取汗。如有宿食者纳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治伤寒温病后劳复或食或饮或动作方∶
栀子仁(三七枚) 石膏(五两) 香豉(一升) 鼠屎(尖头大者二十枚)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食大饱不消、劳复、脉实者方∶
豉(一升) 鼠屎(二十枚) 栀子(七枚) 大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微取汗,应小鸭溏者止,不溏者复作。
治新瘥早起及食多劳复方∶
豉(五合) 鼠屎(尖头者二十一枚)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尽服之,温卧令小汗愈。崔氏加栀子七枚尤良。(《肘后》有麻子仁一升,加水一升。亦可纳枳实三枚,葱白一虎口)
治重病新瘥,早起劳及饮食多致发欲死方∶
烧鳖甲末饮服方寸匕。
治病新瘥,遇美饮食食过多,食复者方∶
取所食余烧为末,饮调服二钱匕,日三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治大病瘥后劳复者方。
枳实(三枚) 栀子(十四枚) 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 咀,以酢浆七升,先煎减三升,次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次纳豉煮五六沸,去滓,分再服,覆取汗。如有宿食者纳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治伤寒温病后劳复或食或饮或动作方∶
栀子仁(三七枚) 石膏(五两) 香豉(一升) 鼠屎(尖头大者二十枚)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食大饱不消、劳复、脉实者方∶
豉(一升) 鼠屎(二十枚) 栀子(七枚) 大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微取汗,应小鸭溏者止,不溏者复作。
治新瘥早起及食多劳复方∶
豉(五合) 鼠屎(尖头者二十一枚)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尽服之,温卧令小汗愈。崔氏加栀子七枚尤良。(《肘后》有麻子仁一升,加水一升。亦可纳枳实三枚,葱白一虎口)
治重病新瘥,早起劳及饮食多致发欲死方∶
烧鳖甲末饮服方寸匕。
治病新瘥,遇美饮食食过多,食复者方∶
取所食余烧为末,饮调服二钱匕,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