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主之。又治心下结痛。气喘闷者。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蒌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煎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歌曰按而始痛病犹轻。(与手不可近大结胸证迥别。)脉络凝邪心下成。(曰正在心下。
上张令韶曰。气分无形之邪结于胸膈之间。以无形而化有形。故痛不可按而为大结胸证。
结于方脉络之结热从下而降也。若大结胸证亦用此汤。药不及病。多死。又曰。气无形者也。经。
有形者也。以无形之邪结于胸膈之内。故用大黄、甘遂辈从有形之肠胃而解。结于脉络之间。
又用黄连、半夏辈从无形之气分而散。此经气互相贯通之理。
徐灵胎曰。大承气所下者燥屎。大陷胸所下者蓄水。此所下者为黄涎。涎者轻于蓄水而未成水者也。审证之精。用药之切如此。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主之。又治心下结痛。气喘闷者。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蒌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煎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歌曰按而始痛病犹轻。(与手不可近大结胸证迥别。)脉络凝邪心下成。(曰正在心下。
上张令韶曰。气分无形之邪结于胸膈之间。以无形而化有形。故痛不可按而为大结胸证。
结于方脉络之结热从下而降也。若大结胸证亦用此汤。药不及病。多死。又曰。气无形者也。经。
有形者也。以无形之邪结于胸膈之内。故用大黄、甘遂辈从有形之肠胃而解。结于脉络之间。
又用黄连、半夏辈从无形之气分而散。此经气互相贯通之理。
徐灵胎曰。大承气所下者燥屎。大陷胸所下者蓄水。此所下者为黄涎。涎者轻于蓄水而未成水者也。审证之精。用药之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