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脉浮发热者主之。
猪苓(一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滑石(一两)阿胶(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歌曰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去渣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述此汤与五苓之用。有天渊之别。五苓散治太阳入本。太阳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
是暖亡阳。而里热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之津液也。若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
方中阿胶。即从利水中育阴。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故仲景云。汗多胃燥。虽渴而里无热者。不可与也。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脉浮发热者主之。
猪苓(一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滑石(一两)阿胶(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歌曰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去渣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述此汤与五苓之用。有天渊之别。五苓散治太阳入本。太阳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
是暖亡阳。而里热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之津液也。若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
方中阿胶。即从利水中育阴。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故仲景云。汗多胃燥。虽渴而里无热者。不可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