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检查鼻咽及口咽部软组织阴影。鼻咽侧位于鼻咽顶,后壁及其毗邻的蝶窦,蝶鞍和颈椎显示较好,对诊断咽后脓肿有重要意义。正常咽后壁厚度,10岁以下约4~5毫米左右,5岁以下稍厚,一般不超过8毫米。成人约3毫米,一般不超过5毫米(图5)。
图5 咽侧位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主要检查鼻咽及口咽部软组织阴影。鼻咽侧位于鼻咽顶,后壁及其毗邻的蝶窦,蝶鞍和颈椎显示较好,对诊断咽后脓肿有重要意义。正常咽后壁厚度,10岁以下约4~5毫米左右,5岁以下稍厚,一般不超过8毫米。成人约3毫米,一般不超过5毫米(图5)。
图5 咽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