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妇产科学》 水囊引产

    将水囊置于子宫壁与胎膜之间,造成对子宫的机械性刺激,引起宫缩、流产,成功率约90%。为防止感染发生,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此法目前已较少作用。

    一、水囊制作

    用消毒阴茎套两个套子一软硬适中的导尿管前端,将套内空气挤出,开口处用丝线扎紧使不漏水,但勿过紧以免勒闭导尿管腔(图188)。可预先置于玻璃管中,开口处用棉球堵塞,高压消毒后备用。

    水囊的制作

    图188 水囊的制作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

    同其它引产、人流术。

    三、术前准备

    同一般阴道手术。

    四、手术操作

    用组织钳牵拉宫颈前唇,然后用长弯钳夹住橡皮囊顶端沿宫侧面方慢慢送入(图189),注意勿戳伤附着于子宫前壁或后壁的胎盘而引起出血(胎盘正常多附着于子宫的前壁或后壁)。必要时可先行B超胎盘定位。全部送入后,可经导尿管向阴茎套内注入生理盐水,宫底在脐下者约注入300mI,在脐上者可注400mI注完后将导尿管折转扎紧,裹以消毒纱布后送入阴道内,适当塞紧以防水囊脱出(图190)。

    将水囊送入宫腔

    图189 将水囊送入宫腔

    放置完毕

    图190 放置完毕

    五、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休息,多在24小时内流产。24小时后无效者,应将水囊取出,如无禁忌,隔数日后可重复。

    为提高效果,可在术后第2日加用催产素静滴,但必须密切观察全身及局部反应。

更多中医书籍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
  • 作者:
    张振鉴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