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查古籍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产后血块,是孕成余血之所积也。夫妇人血旺气衰,二七而天癸至,三旬一见,以象月盈则亏,行之有常则曰经。有孕则经水不行,其余血注于胞中以护胎元。一月名胎胚,二月名始膏,三月始成形而名胎,方受母血之荫庇。胎形尚小,虽食母血,而尚有余汁,并前两月之血,积于胞中,日久成块。至产时,当随儿下。或因产妇送儿送胞劳倦无力,或谓调护失宜,腹欠温暖,至血块日久不散,疼痛拒按,并宜生化汤助血行血,外用热衣暖腹可也。慎勿轻服峻剂,至崩脱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