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分原发孔和继发孔,以后者多见。在通常情况下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因此房缺是左向右的分流,使右房、右室和肺动脉血流量增加,致肺充血、右房、室增大。一般肺动脉压力正常或轻度升高。显着的肺动脉高压多发生在成年,并可导致双向或右向左的分流。临床上为晚发性紫绀。
X线征(图4-13):
后前位:心脏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凸出较明显,右房室增大,右房段延长(右心房/心高比值0.50)两肺充血。
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向前隆凸,有时与右室段呈“成角现象”,右心室向前圆隆。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分原发孔和继发孔,以后者多见。在通常情况下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因此房缺是左向右的分流,使右房、右室和肺动脉血流量增加,致肺充血、右房、室增大。一般肺动脉压力正常或轻度升高。显着的肺动脉高压多发生在成年,并可导致双向或右向左的分流。临床上为晚发性紫绀。
X线征(图4-13):
后前位:心脏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凸出较明显,右房室增大,右房段延长(右心房/心高比值0.50)两肺充血。
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向前隆凸,有时与右室段呈“成角现象”,右心室向前圆隆。